近年来,苹果种植面积增大,由于受品种结构不合理、病虫害防治误区多、肥水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苹果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为控制病虫危害,果农盲目地投入大量的化肥和农药,造成苹果农药残留问题严重、质差价劣,影响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推广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则是解决农药残留、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1 农药残留的危害
由于果农不了解病虫发生规律、安全用药意识淡薄,一味加大用药量和施药次数,结果防效虽有所提高,但病虫的抗药性或耐药性也增强,病虫害还是猖獗,而且有益生物减少,施药次数增加,农药残留超标,苹果品质下降,果农效益降低,阻碍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2 开展绿色防控的必要性
2.1 开展绿色防控是减少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
病虫防控一直是苹果生产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技术,但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味的依赖化学农药,连年长期的施用造成病虫害的抗药、耐药性增强,病虫害爆发几率增高,农药使用量增大,果品农药残留加大,品质下降。要想提高苹果品质,必须改变防控模式。绿色防控是从果园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
存条件,提高果树的抗病虫能力,在必要时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它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苹果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2.2 绿色防控是提高苹果质量的重要保障
农药残留是苹果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绿色防控采取的农业、生物、物理等技术措施从源头上解决了残留问题,符合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同时,改善了苹果的品质。
2.3 绿色防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绿色防控所运用的物质都是环境友好型的,因此可大大减少农药残留,保护天敌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效益。
3 绿色防控模式
绿色防控基地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示范引导,整体推进”的原则。
4 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4.1 水肥管理
4.1.1 合理浇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科学合理浇水,一般在苹果萌芽期、春梢快速生长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后进行浇水,以保证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在苹果萌芽期、春梢快速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土壤田间持水量达 70%~80%,花芽分化临界期水量保持在 60%左右可以不浇水。
4.1.2 科学施肥
苹果施肥贯彻“一基三追,斤果斤肥”的原则,基肥秋施应在采果清园后立即进行。早熟品种在采收后进行,中晚熟品种在采收前进行,最迟不晚于果树落叶前 1 个月施用,具体施肥量因土壤条件、树种和树龄而定。一般成龄果园亩施2000万/克枯枝芽孢菌有机肥 120 千克或腐熟有机肥 3500~3900 千克,45%(15-15-15)复合肥 60~80 千克,恩益碧活性中微肥 12 千克,做到改土和供养结合,缓效和速效互补。三追是追芽前肥、花前肥和花后肥,追肥应是低氮高磷高钾肥。花前花后追钙肥,减少裂果率,提高果品的品质和货架期。
4.2 农业措施
4.2.1 清洁田园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梢及虫梢、虫枝。清扫树下落叶、杂草、果袋,摘除树上僵果,刮除枝干粗老翘皮,带出果园深埋或烧毁,以防治早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金纹细蛾、红蜘蛛、苹小卷叶蛾等病虫。
4.2.2 果园种草
根据果园不同肥水状况分别采取自然生草和种植生草。肥水水平一般或较高的果园采用人工种草,主要是在果园行间种植,种植时间春季 3 月中旬—5 月中旬,秋季 8 月底—10 月上旬,草种类一般为耐阴、耐践踏的豆科类,也可种植繁篓、油菜等。肥水水平较差的果园采用自然生草,春季对深根类杂草及时进行拔除。不论是种草还是自然生草的果园,等草长到 30~50 厘米时(油菜除外),割草留5~10 厘米并把割下的草覆盖在果树树盘。在果园种植生草可增加天敌种群,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4.2.3 树干涂白
把水、生石灰和食盐按 40:10:1 配成涂白液,在大雪节气以前对树体主干、大枝基部及刮除翘皮、腐烂病病疤进行涂白。
4.2.4 合理修剪
在果树落叶后到第二年萌芽前,通过“看、拉、锯、剪”四部骤完成果树的修剪。
4.2.5 疏花疏果
为实现优质稳产、克服大小年现象,在苹果花序分离期进行疏花,在花后 10~20 天进行疏果。
4.2.6 果实套袋
在果园里对果实进行套袋,可有效防治椿象、桃小食心虫、斑点落叶病、轮纹病和煤污病等病虫的危害,还可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病虫害发生,提升苹果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提倡果实“双套袋”,即膜袋加纸袋,在落花后 25~40 天内先给幼果套上膜袋,再套纸袋,套膜袋一般在 5月上中旬,纸袋在 5月下旬—6月上旬。
4.3 生物防控
4.3.1 悬挂性诱器
在果园里设置性信息素诱芯,根据不同防控害虫种类选择不同的诱芯,诱芯及诱捕器悬挂高度与害虫种类密切相关(通常苹果金纹细蛾和桃小食心虫诱芯悬挂高度距离地面 1.0 米,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悬挂高度距离地面1.25米)。2~3 天清理一次虫尸,30 天更换诱芯一次。
4.3.2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
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
4.4 物理防治
4.4.1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诱杀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果树害虫。果园应用可将杀虫灯吊挂果园中的树枝上,高度为 1.5 米左右,每 30~50 亩果园挂灯一盏即可。开灯时间应与害虫活跃时间吻合,这样可有效提高防控效果。
4.4.2 色板诱杀
色板在苹果园间使用,主要用于防治黄蚜、苹果绵蚜、粉虱等小型昆虫。张挂在树枝开展处,每亩挂 25~40 张为宜。
4.4.3 糖醋液诱杀
把糖、酒、醋、水按 6∶1∶2~3∶10的比例配成糖醋液,加适量敌百虫。配好的诱液放在盆里,保持 3~5 厘米深,将盛有糖醋液的容器悬挂在苹果树上即可。一棵树上,挂 1~2 个容器,可以诱杀对糖醋酒等气味有一定敏感性的昆虫,如梨小食心虫、金龟子、卷叶蛾等。4.4.4 诱集带及枝把诱集
利用害虫喜欢栖息于空隙、阴暗处的特性,在树干处绑上具空隙的诱集带,诱集害虫后,集中处理。
4.5 化学防治
4.5.1 清园
清园最好在苹果树春季萌芽前,以腐烂病、干腐病、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介壳虫、蚜虫、红(白)蜘蛛、食心虫、卷叶蛾、潜叶蛾为主治对象,选用石硫合剂 3~5 波美度打成淋溶状态,或戊唑醇 EW 3000 倍液+30%毒死蜱 EC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4.5.2 花前阶段
在花序分离器,以霉心病、轮纹病、蚜虫、红(白)蜘蛛为主治对象,兼治斑点落叶病,肟菌·戊唑醇 WG 5000 倍或 70%丙森锌 WP 800 倍液+2.5%溴氰菊酯 EC 2000 倍液+1.8%阿维菌素 EC 4000 倍液,喷雾防治。
4.5.3 谢花后至套袋前阶段
要打好 3 次药,间隔期10~15 天。
(1)落花 7~10 天,以斑点落叶病、轮纹病、蚜虫、红(白)蜘蛛、苹小卷叶蛾为主治对象,唑醚·代森联 WG 1500 倍液或 70%丙森锌 WP 800 倍液+2.5%溴氰菊酯 EC 2000 倍液+24%螺螨酯 SC 4000倍液+沃生中量元素肥 2000 倍液,喷雾防治。
(2)花后 10~20 天,以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炭疽病、蚜虫、红(白)蜘蛛、苹小卷叶蛾为主治对象,43%戊唑醇 EW4000 倍+60%烯啶·吡蚜酮 WG 2000 倍液+沃生中量元素肥 2000 倍液,喷雾防治。
(3)套袋前,以早期落叶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绵蚜、红蜘蛛、食心虫、潜叶蛾为主治对象,43%戊唑醇 EW 4 000 倍液+70%丙森锌 WP 800 倍液+60%烯啶·吡蚜酮 WG 2 000 倍液+24%螺螨酯 SC 4 000 倍液+沃生中量元素肥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4.5.4 套袋后至收获前阶段
(1)幼果期,以早期落叶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食心虫、潜叶蛾为主治对象,戊唑醇 WG 5000 倍+2.5%溴氰菊酯 EC2 000 倍液+苏云菌杆菌 WP 500~1 000 倍液或 25%灭幼脲 SC 2 00~4 000 倍液,喷雾防治。
(2)膨大期,以99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蚜虫、红(白)蜘蛛、毒蛾、潜叶蛾为主治对象,23%醚菌·氟环唑 SC 4 000 倍液+沃生中量元素肥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炭疽叶枯病可使用肟菌·戊唑醇或唑醚·代森联交替使用。
(3)摘袋后,以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蚜虫、红(白)蜘蛛、卷叶蛾为主治对象,70%代森联 WG 800 倍液或 70%丙森锌 WP 800 倍液+2.5%溴氰菊酯 EC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4.5.5 采收后至落叶前阶段
以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蚜虫、红(白)蜘蛛、卷叶蛾为主治对象,戊唑醇 WG 5 000 倍或 12.5%氟环唑 WG 4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 EC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