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症状与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小麦茎基腐病症状与防治

    元文革 46 阅读 2024-06-18 发布时间

    小麦茎基腐病是真菌性病害。小麦茎基腐病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和病残体中越夏、越冬,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可存活2年以上。幼芽、幼苗、成株根系、茎叶和穗部均可受害,以根茎部受害最重,是近几年发生重要病害之一。

    症状:播种后种子受害,幼芽鞘受害成褐色斑痕,严重时腐烂死亡。苗期受害根部产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成株期受害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或虽直立不倒,但提前枯死形成白穗,人工拔时茎基部易折断,拔起病株可见根毛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部变黑并粘附土粒。叶片上病斑初为梭形小斑,后扩大成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边缘不规则,中央浅褐色至枯黄色,周围深绿色,时有褪绿晕圈。穗部发病在颖壳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后变褐色,表面敷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也常变褐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或穗颈变褐腐烂,使全穗枯死或掉穗。麦芒发病后,产生局部褐色病斑,病斑部位以上的一段芒干枯。

    药剂防治。如果冬前气温较高,已发生病害的麦田应采用冬前、翌年小麦返青起身期喷药防治2次。每亩用量为20%氰烯·已唑醇悬浮剂110130g、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40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上述药剂加入锌肥、磷酸二氢钾、芸薹素内酯等混用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增加产量,并兼治其它病害。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