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栏舍内氨气危害和防控措施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冬季猪栏舍内氨气危害和防控措施

    赵金福 57 阅读 2024-07-01 发布时间

     冬季由于猪舍密封较严,猪的粪便也不能及时清理,所以猪舍氨气味会比平时更大更浓,猪也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所以冬季猪场对氨气的防控尤为重视,也是广大猪场比较头痛的问题。

    畜舍内的氨气来源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胃肠道内的氨,来源于粪尿、肠胃消化物等,尿氮主要是以尿素形式存在,很容易被脲酶水解,催化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粪氮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不容易分解,但也是氨气形成过程中氮的一个来源。

          另一种是舍内环境氨,是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和垫料等有机物腐败分解而产生的。如舍内粪便多、垫料潮湿、酸碱度适宜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氨气产生越快。猪舍中氨气的含量取决于舍内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情况、地面结构、饲养管理水平、粪污清除等。由于氨是高度溶于水的,所以在高湿空气中氨的浓度相对较高。
    氨气的危

    1、氨气浓度高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睛流泪、角膜和结膜发炎,鼻腔内黏膜受损。高浓度的氨气可引起咳嗽、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窒息等症状。此外氨气能升高呼吸道粘液pH值,使纤毛丧失活动功能,不能将过滤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增加由空气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当猪舍中氨气达65 ppm时,猪开始出现呼吸道疾病,75ppm时出现萎缩性鼻炎,并且随着氨气浓度升高两者发病率都急剧上升。

    2、氨气降低机体抵抗力

          猪舍内的氨气通过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氨气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氨的解毒过程是一个高度耗能的过程,因此动物用于生长和生产的能量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据报道氨气对畜禽产生影响的起始浓度是25µg/kg,而100µg/kg的氨气浓度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戴四发等对一栋密闭式种猪舍部分有害气体对猪生长性能实验研究表明,50µg/kgNH3水平,小猪的生长效率减少12%100150µg/kg水平,生长效率减少30%。曹进等研究表明,日增重随着猪舍内的NH3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料重比则随着猪舍内的NH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还可诱发其它的疾病。
    氨气控制措施

    1、加强通风换气,用氨气测量仪定时测量检测氨气浓度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及时彻底排出舍内产生的有害气体,把氨气浓度控制在25µg/kg以内。一般,通风换气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

    2、加强日常管理,切断氨源

          猪舍应及时彻底的清理粪尿、污水等废弃物,保证舍内清洁。同时还应全面检查、冲洗和消毒饮水系统,保证水流通畅,无滴水、漏水现象,保持干燥。在冬季节到来之前,应提早做好保温取热工作,条件较好的养殖户可采用热风炉进行取热。

    3、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由于饲养密度过高,造成氨气的产生随着温度升高而剧增,危害动物健康。因此,实际生产中,保育猪占地面积为0.5平方米/头,育肥猪占地面积冬季猪栏舍内氨气危害和防控措施

          冬季由于猪舍密封较严,猪的粪便也不能及时清理,所以猪舍氨气味会比平时更大更浓,猪也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所以冬季猪场对氨气的防控尤为重视,也是广大猪场比较头痛的问题。

    畜舍内的氨气来源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胃肠道内的氨,来源于粪尿、肠胃消化物等,尿氮主要是以尿素形式存在,很容易被脲酶水解,催化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粪氮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不容易分解,但也是氨气形成过程中氮的一个来源。

          另一种是舍内环境氨,是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和垫料等有机物腐败分解而产生的。如舍内粪便多、垫料潮湿、酸碱度适宜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氨气产生越快。猪舍中氨气的含量取决于舍内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情况、地面结构、饲养管理水平、粪污清除等。由于氨是高度溶于水的,所以在高湿空气中氨的浓度相对较高。
    氨气的危害

    1、氨气浓度高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睛流泪、角膜和结膜发炎,鼻腔内黏膜受损。高浓度的氨气可引起咳嗽、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窒息等症状。此外氨气能升高呼吸道粘液pH值,使纤毛丧失活动功能,不能将过滤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增加由空气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当猪舍中氨气达65 ppm时,猪开始出现呼吸道疾病,75ppm时出现萎缩性鼻炎,并且随着氨气浓度升高两者发病率都急剧上升。

    2、氨气降低机体抵抗力

          猪舍内的氨气通过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氨气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氨的解毒过程是一个高度耗能的过程,因此动物用于生长和生产的能量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据报道氨气对畜禽产生影响的起始浓度是25µg/kg,而100µg/kg的氨气浓度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戴四发等对一栋密闭式种猪舍部分有害气体对猪生长性能实验研究表明,50µg/kgNH3水平,小猪的生长效率减少12%100150µg/kg水平,生长效率减少30%。曹进等研究表明,日增重随着猪舍内的NH3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料重比则随着猪舍内的NH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还可诱发其它的疾病。
    氨气控制措施

    1、加强通风换气,用氨气测量仪定时测量检测氨气浓度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及时彻底排出舍内产生的有害气体,把氨气浓度控制在25µg/kg以内。一般,通风换气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

    2、加强日常管理,切断氨源

          猪舍应及时彻底的清理粪尿、污水等废弃物,保证舍内清洁。同时还应全面检查、冲洗和消毒饮水系统,保证水流通畅,无滴水、漏水现象,保持干燥。在冬季节到来之前,应提早做好保温取热工作,条件较好的养殖户可采用热风炉进行取热。

    3、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由于饲养密度过高,造成氨气的产生随着温度升高而剧增,危害动物健康。因此,实际生产中,保育猪占地面积为0.5平方米/头,育肥猪占地面积为1-1.5平方米/头。

    4、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源生态(枯草芽孢杆菌≥2.0*10^9cfu/g),提高饲料利用率

          微生态制剂是指能够促进动物机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减少氨的排放有明显的效1-1.5平方米/头。

    4、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源生态(枯草芽孢杆菌≥2.0*10^9cfu/g),提高饲料利用率

          微生态制剂是指能够促进动物机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减少氨的排放有明显的效果。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