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能不能正常发情是影响其繁殖率的关键,直接关乎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良种后备母猪通过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在180日龄90公斤左右开始发情,如240日龄体重达到130kg还未出现第一次发情,即可视为后备母猪不发情,这时就需要寻找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催情措施促进后备母猪发情。笔者就近期走访猪场时发现的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案给大家分享如下。
问题一:引种后母猪群饲养密度的控制
有些猪场为赶行情,引种的后备母猪体重超过100公斤,这类母猪若未进行采食量控制,并没有更改后备猪料和缺乏合理诱情记录,后期发情率不太理想;也有些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引进的后备母猪体重在20公斤左右,这样不利于母猪的选种,导致母猪的淘汰率增加。
建议引种的后备母猪体重在50公斤左右,要求体形优良 ,肢蹄强壮,行动快捷,无跛行,性情温顺,至少有 12 个(最好 14 个)发育良好、排列均匀的乳头,外生殖器大小和形状合适。
问题二:引种后母猪群饲养密度的控制
有些养殖户引进后备母猪后在定位栏分开单独饲养,运动受限;也有些养殖朋友单栏集中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引起个体间采食不均、频繁打斗,严重影响其生殖机能的发育和性成熟。
建议后备母猪小群小栏饲养,以4-6头/栏为佳,饲养密度不低于1.4平方米/头,单个栏舍饲养母猪头数不易超过10头,待配母猪配前2周再转至定位栏进行优饲管理。
问题三:饲料选择及营养情况如何控制
走访市场时发现大多家庭猪场没有更换后备母猪料和在猪群后期进行限料,这样对母猪发情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后备母猪营养水平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母猪的发情,当营养水平过低时,不能满足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导致母猪过瘦,使体蛋白和体脂过低,生殖器官发育受到限制,从而不能发挥正常的生殖机能。而当营养水平过高时,则会导致母猪的生长过度,体脂沉积,后备母猪过度肥胖,会使脂肪吸收大量的类固醇,而使外周血液类固醇激素水平下降,性功能下降;另外后备母猪的体况过肥还会使卵巢和输卵管被脂肪包被,使卵泡上皮细胞变性导致排卵异常甚至不排卵。有些后备母猪的体况虽然正常,但是在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或者失调时,也会导致发情推迟或不发情,当饲料中缺少维生素E、生物素或一些矿物质时则会限制母猪的性腺发育。
对此类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后备母猪在60公斤以后饲喂后备母猪饲料。
2、二元母猪一般在 90~100 kg前可以不限量饲喂(纯种后备母猪在体重 110 kg限量饲喂),以保证其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发育。6-7 月龄要适当限饲 (日喂 2.5 kg/头),以防止过肥,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理想膘情为3~3.5分。有条件的猪场,6 月龄以后每天宜投喂一定量(1~2kg)的青绿饲料。
3、有条件的猪场定期进行背膘测定,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的P2点膘厚应在 18~20 mm,体况偏瘦的增加营养(如增加饲喂量、鱼粉等),体况偏肥的控制饲喂量并加强运动。
问题四:母猪诱情操作和发情时间记录
走访发现,出现超期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大部分猪场没有公猪,到了适龄阶段的母猪缺乏公猪刺激,对母猪发情率影响也非常大。
建议后备母猪160日龄以后应有计划地让其与诱情公猪(选择性欲强、体况适中和12月龄以上健康公猪作为诱情公猪)接触来诱导发情,每天接触 2次(必须头对头的直接接触才有效),每次15-20 min,连续2-3天,促使母猪在异性刺激下达到正常发情。无公猪猪场也可播放公猪求偶声录音磁带试情,连续数日,效果也不错。
后备母猪在160日龄以后,在诱导发情的同时,应及时鉴定发情 的后备母猪,对发情的后备母猪要建立完善的发情记录,为以后配种做好准备,并根据发情情况建立发情区与非发情区,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问题五:霉菌毒素的影响
饲料霉菌毒素的超标,易导致卵巢囊肿、母猪发情推迟、假发情、不发情或发情配不上种等。如果后备母猪日粮中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含量超标会造成母猪出现假发情、不发情等情况。由于 F-2 毒素主要有雌激素样作用,诱发繁殖机能障碍。对母猪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子宫内膜和卵泡的变性和卵巢的病变。临床表现为小母猪外阴红肿、充血(假发情)、未配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
对母猪群饲料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饲料或原料的质量把控,以及贮存环节的防潮工作;
2、定期清理喂料系统,如料槽、下料管道等;
3、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剂霉菌净1公斤/吨和肝肾康1公斤/吨。
问题六:疾病因素
卵巢囊肿(如黄体性囊肿)、持久黄体及相关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体外寄生虫病等)以及能够引起后备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如蓝耳病、圆环、细小等)。
建议采取措施:
1、对于在临床上出现长期乏情的后备母猪(日龄大于230天,体重大于140kg),可利用激素处理 1-2 次,仍不发情的则考虑淘汰处理。激素处理方法:1) 用氯前列烯醇做皮下或阴门旁侧注射,隔一周再用 PG600 (1头份)处理;2)肌注 800IU-1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600IU~ 800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2、平时抓好消毒和体内外驱虫工作,搞好栏舍及母猪体表的卫生,尤其是后备母猪发情期的卫生,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后备母猪在饲养过程中要进行2次驱虫工作(体内和体外驱虫要同时兼顾)。一般由育肥转为后备第2~3周和配种前1个月各驱虫1次。
3、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特别是容易造成繁殖障碍的疾病,如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等疾病,后备母猪配种前有计划做好预防这些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并针对种猪群的具体情况定期采取保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