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防治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玉米螟的防治技术

    中心实验室 田海英 115 阅读 2024-07-04 发布时间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危害最大的害虫。为了确保玉米质量和粮食产品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化学农药污染,根据玉米螟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把握好最佳时期科学预防、科学防治。在防治方法中以前期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诱控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如需药剂防治, 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1.物理防治:(1)处理秸秆,在玉米螟羽化前彻底处理遗留的玉米高粱越冬寄生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2)选育抗虫品种;(3)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过多贪青招虫。

    2.生物防治:(1)在玉米螟产卵的始盛、高峰、盛末三期放赤眼蜂杀卵;(2)于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杀幼虫;(3)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3.药剂防治: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最大限度地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

    玉米无公害的生产过程中玉米螟的防治上要做到早期使用、尽量少用农药,药剂防治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既要科学有效地防治,又不能在鲜果穗上留下农药残留 ,确保果穗质量和食用安全。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