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中期管理主要是指开花结荚期的管理。开花结荚期是大豆营养生长(包括主茎、分枝、叶柄、叶片、根系等营养器官)和生殖生长(包括花、豆荚、籽粒等生殖器官)并进的阶段,其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峰。在茎、叶生长的同时,茎叶内贮藏的营养物质需要大量地向花、荚等生殖器官输送。这一阶段需要充足的水肥营养和光照,以保证花荚发育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茎、叶继续生长的需要,达到多开花、多结荚、减少花荚脱落。这是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期。
1 水分管理
大豆的耗水量与目标产量是正比例的关系,要获得的产量越高,需要的水分越多。大豆每形成1千克干物质需要消耗600~1000g水分。就河北省夏大豆来说,如果要获得每亩175kg的产量,全生育期花需要400mm水分,并且雨水分布要适宜。但是,一般年份很难达到该要求,所以,遇到干旱时必须通过灌溉,才能满足一定的产量。具体讲,开花结荚期土壤含水量应该保持在18~20%左右比较适宜,当土壤含水量降至15~16%时,就应该浇水;当土壤含水量超过23%时,由于土壤空气减少,通透性差,大豆根系的吸收功能会受到影响。加强水分管理,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但是,并不是说水分越多越好,当水分条件超出一定范围时,会出现负作用,应及时排水。
2 化控
如果出现生长过旺,田间郁闭,有倒伏危险时,可以喷施化学药剂进行控制防止倒伏。
(1)2、3、5-三碘苯甲酸。它是一种生长抑制剂,其作用是使植株顶端生长受到抑制,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减少花荚脱落,提高产量。当预测有倒伏的可能时,可在初花期或盛花期喷施。用药量:初花期:3~4g/亩,盛花期5g/亩,稀释水量25~30kg。配药方法:先往三碘苯甲酸中加少量温水,边搅拌边加入1~1.5倍于药量的碳酸钠(小苏打),即配成2、3、5-三碘苯甲酸纳。为了增加附着力,每100kg药液可加入60g洗衣粉。
(2)多效唑。它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具有控制株高,降低节间长度,增加单株分枝和荚粒数,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促进顶荚形成等作用。根据大豆田长势情况,从大豆2叶期至盛花期均可喷施多效唑,以初花期使用效果最佳,若在2叶期和初花期各喷一次效果更好。一般每亩用180~250mg/L的多效唑溶液40~50kg。大豆长势过旺的用高浓度、高药量,大豆长势偏旺的用低浓度、低药量,大豆长势弱的不宜喷药。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下午3~5时,喷药后2小时内遇雨需等天晴后重喷。
3 肥料管理
大豆生育中期是否需要追肥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豆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并且需要的营养元素比较全。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需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才能保证大豆的开花、结荚和正常生长。首先说,土壤基础肥力比较好,而且底肥比较充足的大豆田,该阶段一般不会出现养分亏缺的情况,可以暂时不追肥,到生育的中后期根据田间生长势,确定是否喷施叶面肥;如果地力基础不是很好,底肥施的又不是很多,应该在大豆分枝期以后至初花期尽早追施速效肥料,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注意追施时间尽量早,追施量要适宜,若追施量太大,有可能造成贪青晚熟。
根据试验和各地的应用结果看,大豆喷施叶面肥的品种主要有:速效氮肥如尿素;磷肥如三料过磷酸钙、过磷酸钙;钾肥如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钼肥如钼酸铵;锌肥如硫酸锌;硼肥如硼砂等。这些肥料品种单独喷施或几种肥料混合喷施都有不同的增产效果。喷施的浓度:一般来说尿素2%,过磷酸钙0.42%,硫酸钾0.42%,硼肥0.05%,钼酸铵0.05%,磷酸二氢钾0.12%,或按照产品说明喷施。
至于喷施的次数,可以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苗情长势确定。如计划喷施一次,以初花至盛花期为宜;如果喷施两次,第一次应在初花期,第二次应在终花期。如果追肥的话,选用以速效氮肥如尿素等品种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