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播后苗前管理
覆盖地膜的大蒜播种后浇水一次即可,破膜前无需浇第二水。此期主要工作是幼苗破膜,随时检查,看到顶膜的幼苗及时将其破膜拿出。未覆盖地膜的地块,视其墒情而定,不干不浇水,通常情况下播种后5天~7天浇第二水,至齐苗无需再浇水。
1.2播种后管理
1.2.1 冬前管理
播种后7天~9天大蒜即可出齐苗。齐苗后其管理的关键是水肥管理。此期根据天气状况及田间墒情采取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进行浇水,每15天~20天浇水一次。若底肥不充足,可在浇水时随水追施三元复合平衡肥(N:P:K=15:15:15)亩用量10KG。未进行地膜覆盖的地块注意结合中耕适时除草,一般情况下, 在大蒜3叶1心期,株高约20 cm时,中耕一次。土壤上冻前,浇一次透水,2天~3天后,在地面上覆盖一层有机肥,有机肥可以选择牛粪、堆肥等,覆肥厚度2cm~3cm。
1.2.2 开春后管理
1.2.2.1 浇水
及时浇返青水。当昼夜平均温度连续3-5天稳定在15度左右时(时间大约在惊蛰前后或者在3月中上旬前后),选择晴朗的天气,浇返青水,返青水一次性浇透。适时浇抽苔水,进入4月份,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当蒜苔达到15cm左右时,适时浇提苔水,此次水量一定要充足,以促进花芽及鳞芽的分化,以后每5天~7天浇水一次,直至鳞茎发育的后期开始适当控水,掌握在10天左右浇水一次,收获前7天不再进行浇水。
1.2.2.2追肥
适时追返青肥。冬前未进行有机肥覆盖的地块,结合浇返青水,亩施入三元平衡复合肥(N:P:K=15:15:15)三元复合肥15kg+腐殖酸水溶肥8kg随水冲施随水追施,已经覆盖有机肥的,可以直接追施三元复合肥即可。返青水3天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加硼50g兑水15公斤,于晴好无风的上午露水后或下午5点前对蔬菜进行喷雾。整个生育期喷施3-4次,间隔期7-10天。施好抽苔肥,当蒜薹高约15cm时,结合浇水每亩用高钾水溶肥(N:P:K=13:4:25)15kg+腐殖酸水溶肥8kg随水冲施;施足鳞茎膨大肥,蒜苔完全收获后,鳞茎进入了膨大期,此时,随浇水亩施入用高钾水溶肥(N:P:K=13:4:25)15kg+腐殖酸水溶肥8kg。
1.2.2.3中耕除草
对于露地未覆盖地膜的地块,每次浇水后3天~5天,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松土保墒。
1.2.2.4收获
及时收获,时间根据田间大蒜的表现而定,一般拔出一个大蒜后,剥去表皮,内层皮已经发干发硬即可收获,6月中下旬~7月初。收获时尽量避免大蒜的表皮破损,收获后放置阴凉通风的地方使期阴干,避免太阳直射。
1.2.3 病虫害管理
大蒜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叶斑病及疫霉根腐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及根蛆。
1.2.3.1大蒜病虫害防控
以物理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在做好清洁田园,选择抗病品种,倒茬轮作、培育壮苗的基础上,一旦发现病害需及时防控。
病毒病:一旦发现,拔除病株。及时喷施宁南霉素40毫升/桶水+益施帮20毫升/桶水+氨基寡糖素30毫升/桶+维力多锌10克/桶水,3天~4天喷一次,连喷2次。
叶斑病:田间发现叶斑病时,采用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氟吡菌胺·烯酰吗啉(15g)与氰霜唑(15g)每3天打一遍。连喷2次即可。也可药剂交替使用。
疫霉根腐病:拿敌稳(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30斤水加入5g)+2%的春雷霉素水剂300倍液(100ml兑水60斤)或72.2%的扑海因800倍液,隔5天~7天喷施一次,连喷2次即可。
蚜虫:发现田间有蚜虫时,采用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的灭蚜威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施。
蓟马:可采用在2.5%多杀菌素1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等,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 d停止用药。
根蛆:采用以虫治虫的方法,每年于4月中旬每平方米放置大蜡螟虫尸体一头。投放时,挖一深3cm~5cm左右的小坑,将大蜡螟虫尸体放入坑内,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法:在韭蛆幼虫盛行期每亩采用24%阿立卡微囊悬浮剂300ml, (随畦浇水灌药)灌根一次。也可以每亩采用30%噻虫胺悬浮剂300克+10%虫螨蜻微乳剂500克+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500克于3月底4月初进行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