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红柿,有的地方称之为:洋柿子,这是因为其原产地在秘鲁和墨西哥的缘故。番茄是在明朝传入中国的,当时称之为‘番柿’,由于外形酷似我们的柿子,颜色是红色的,又来自西方,所以有‘西红柿’称号。
番茄是国内外栽培最为普遍的果类蔬菜。我国是主要生产国,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栽培,目前已经实现了周年栽培生产和常年供应。
番茄果实的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纤维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碘等多种元素以及番茄红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其中,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人体自身不能制造,须通过外界摄入。番茄红素是目前在植物中发现的强抗氧化剂之一,具有极强的清除人体自由基的能力,其抗氧化作用是Bβ-胡萝卜素的2倍,维生素E的100倍。对防治癌症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保护细胞、促使细胞生长和再生,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目前,人体所需的番茄红素,绝大多数来自番茄和番茄酱等制品。
当前,我国番茄生产较为发达,市场上的番茄品种丰富。表现为番茄果实的颜色较多,常见的有:红色、粉色、黄色等,有的品种果实成熟时仍然呈现为浅绿色。那么,哪种颜色的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更多,营养价值更高哪?购买时,挑选番茄应注意些啥?
1、尽量挑选红颜色的果实。因为果实颜色越红,番茄红素含量越高。粉色果稍差,黄色果和绿色果的番茄红素更低。
2、同一种颜色的果实,应选择果形周正、成熟度好,肉肥厚,心室小。未成熟和半成熟的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3、露地栽培的番茄番茄红素的含量高,棚室栽培的番茄中含量比较低。
番茄生食、熟食均可,也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或番茄罐头食用。
生食番茄,应注意三点:
1、番茄生食,品尝美味鲜果的同时,还可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但脾胃虚寒及月经期间的妇女,生食番茄却容易引起胃肠胀满、疼痛,应尽量少食,或食用加热过的番茄或番茄汁。
2、不空腹吃番茄。人体空腹时,胃酸的数量偏多,此时生食番茄有时会引起腹痛、胃不适、胃胀痛等。
3、不吃未成熟的西红柿,因为未成熟的西红柿含有大量的有毒番茄碱,孕妇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对胎儿的发育有害。
熟食番茄应注意:应该用花生油、色拉油等植物油来烹调番茄,这样可促进番茄红素等营养的释放,提高其抗氧化作用。烹调过程中,番茄中的维生素C会有所损失,但是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含量却能够明显增多。但烹调时间太长,维生素C也会流失过多,因此,烹调时应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做菜时盖严锅盖,注意适当加些米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