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的开发利用前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食品安全
  • 野菜的开发利用前景

    植保研究所 杨金库 502 阅读 2023-08-18 发布时间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随之广大人民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心态与日俱增,相应的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一种追求天然原生态,饮食健康安全环保的潮流正在全球涌现。近些年以

    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开放、搞活,通讯和交通设施普及推广的速度特别快,远在深山的山区和城市的联系逐渐变得越发频繁。伴随着经济的提升和振兴,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准随之水涨船高,温室种植的蔬菜、工厂化处理的蔬菜、以及速生菜对于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反而处于深山野地的野菜逐渐在饭桌上吃香,价格逐渐涨高起来。由于处于深山,野菜没有被城市的各种污染源污染,在平时的餐饮中被人们给予很高的评价。整体的趋势表现为,经济越好,人们的生存状态越好,原生态、无污染、口味独特的野菜,受到追求自然的人们的评价越好。原生态,绿色、健康的野菜产业,逐渐在某些区域的家庭经济中、甚至是在第三产业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野菜产业的盛行和城市居民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趋势相吻合,因此具有相对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与我国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政策相符合,所以说,野菜产业的出现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产物,与我国城市拓展、人们追求绿色、自然的需求相吻合。其根源是,野菜生于深山野地,环境无污染,生长期不用任何化肥农药,是原汁原味的天然、绿色、无公害的。我国野菜有 10 余种出口到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可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由于各种环境污染的存在,以及化工产品的盛行,食品不安全引发的问题在我国时有发生,新闻报道上经常会发现农户不吃自家种植的蔬菜、在食品制造之中违规施用添加剂的讯息,从一定程度看来,现代食品行业难以保障安全,存在“互相投毒”的“时代”隐忧。

    与此相反,野菜行业却在消极的趋势中,成为新时期的绿色食品行业,不断的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供应绿色、无公害的“无忧”食品,并且成为农村经济提升的新型支点,已经惠及城乡人民大众、促进城乡双赢互惠发展的有利渠道。综前所述可以看出,野菜行业在新时期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新途径,更有助于将来形成良好的城乡双赢发展的良好局面。历史上由来已久,由于生产力低下,粮食生产水平很低,生于原野深山的野菜成为人们保持生存的果腹品,代替粮食让人们度过灾荒和饥寒,换言之野菜产业可以被视为粮食产业的辅助途径。即使在今天,食用野菜的饮食习惯不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闭塞的山区,也不管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依然被保持到现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野菜已被人们视为一种理想的药食兼优的佳蔬,有“天然保健食品”之美誉。人们对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绿色食物,对野菜的营养性、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野菜便堂而皇之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并登上大雅之堂。野菜由几十年前的饥饱食物变成当今具有特色且受欢迎的食物。越来越多的野菜专卖店和种植园越来越受欢迎。日本的相关资讯表明:人们适量地食用野菜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生命延长。原因在于野菜之中富有抗氧化养分以及其它的营养成分。韩国的化妆品极负盛名,在其化妆品中有的就添加了野菜的成分,例如:知名品牌的罗美 GEO 野菜套系,其中的成分是健康绿色的野菜精华物质,帮助皮肤死皮去旧生新,促进肌肤嫩滑,增加活力。此外,食用野生蔬菜,还能够进纤体和美化容颜,既可以使人们的饮食岗位丰盛,也具有良好的保健医疗效果。

    然而,对于野菜食用安全、促进健康的方面,我们仍然存在着怀疑。对于野菜的品种我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认识野菜,利用野菜,笔者进行了针对家乡的野菜的调研究。有些野菜品种例如:马齿苋、蕨菜和野芹菜等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加工历史,这些野菜流通盛行于市场。有关调查表明,每到春、夏时节,正是野菜收获的时期,会销往全国各地,得到可观的收益。来自市场的调与测算表明,按照拥有八十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来说,如果每人每年食用 5 克野菜,野菜一年的需求量合计为四千吨。就其整体趋势分析,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野菜产品极其畅销。通过预测和抽样调查,野菜的市场十分看好。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极为迅速,现代农业已经初步呈现规模化和组织化趋势,与人们的寻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保障无不是来源于农业及相关产品,可以说,维持社会整体的稳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以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为基础前提。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