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萌发: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培根、种子根和胚芽鞘,包括第一片真叶的组织开始萌发,12-25摄氏度为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l出苗:出苗阶段,胚芽鞘伸出地面遇到光之后则停止生长,第一片叶子从胚芽鞘顶端伸出,三叶期之后才开始分蘖的生长;主根系开始生长,分蘖节形成,可不断分化出叶片、蘖芽和次生根。
l分蘖发生:分蘖发生于分蘖节上,分蘖的第1叶为不完全叶(蘖鞘),起保护作用,分蘖一般起始于3叶期之后,于第一片叶的基部发生,主根系开始发育。
l继续分蘖:幼苗主茎出现第4叶时,第1叶的叶腋部位分化出第一分蘖,以后主茎每出现1片叶,沿着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分化出各个分蘖,出蘖位与主茎出叶数呈n-3的对应关系;同时,每个分蘖伸出3片叶时,也能像主茎一样长出第一个次级分蘖,其后也像主茎分蘖一样继续长出更多的次级分蘖;这个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播种时期、出苗率、营养物质、温度和水分有关。
l越冬期(春化):逐渐降温和短日照条件能够增加冬小麦的耐寒性,春化周期大约在10摄氏度以下维持3-8周。
l分蘖结束:冬小麦在春季当温度升到3摄氏度之上时,春分蘖开始分化;当幼穗发育到二棱期时,分蘖停止分化。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分蘖的多少;当分蘖长至3片叶之后,其生长将不再依赖主茎。
l叶鞘的伸长(返青期):叶鞘开始伸长,一系列叶鞘相互环绕在一起形成假茎,叶鞘逐渐变得直立。
l叶鞘直立:假茎直立,叶鞘不断生长,幼穗中最后一个小穗分化完成(封顶期),小穗的数目不再增加;第一个中空茎形成时,其长度大约为1.5cm。
l第一个地上节出现:节间的伸长导致第一个地上节出现,不同的节堆叠在一起,茎秆节间的伸长始于穗分化的二棱期至小花分化期,按节位自下而上顺序伸长;这个时期大约积累了25%的干物质。
l第二个地上节出现:第二个地上节出现之后,倒二叶也正好显露出来,这个时期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叶更加旺盛,低温会对幼穗的发育造成伤害。
l旗叶可见:旗叶从第3或第4节上方露出,初期呈锥形,称为心叶;心叶陆续生长并逐渐展开定型;旗叶和倒二叶主要为穗部的发育提供营养,该时期大约积累了24%的干物质。
l旗叶叶舌可见:旗叶完全抽出,旗叶和倒二叶为籽粒灌浆提供了70-90%的营养物质。
l孕穗:幼穗包裹在叶鞘中,并逐渐发育变大,旗叶的叶鞘和穗轴不断伸长,低温会对穗子发育造成伤害。
l抽穗:穗子刚刚露出时到露全,需要大约3-5天。低温会对穗子发育造成损伤。
l开花:穗子全部抽出后大约3-5天就很快进入开花阶段;中部穗子发育很快,首先开花和授粉,然后穗子顶部和底部完成授粉,整个授粉过程结束。低温会对授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时期大约积累了75%的干物质。
l水分增长期:授粉10天后籽粒的长度固定,籽粒迅速增大;含水量迅速增加,可达到70%以上,但干物质积累很少。
l乳熟期:籽粒的干物质呈线性增长,胚乳细胞中淀粉体迅速沉积淀粉,并不断分化形成新的淀粉粒;该时期大约在授粉之后15-18天出现;此时的籽粒挤破之后会有白色液体出现。
l面团期:籽粒褪色并失去光泽,含水量持续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胚乳成面筋状,体积开始缩减大约持续3天。
l腊熟期:在籽粒成熟的过程中,籽粒的含水量下降只30%以下;籽粒的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是生理成熟期,籽粒变硬,很难用指甲掰开。
l完熟期:籽粒的含水量下降到15%,植株变成秸秆,籽粒中的干物质停止积累,籽粒体积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