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茶树菇栽培管理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林下茶树菇栽培管理

    李树卿 65 阅读 2024-06-27 发布时间

          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u Huang】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茶树菇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

          一、出菇管理

          将菌袋转入林内拱棚中,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继续培养10~15d,以积累充足的营养成分,促子实体原基形成。利用昼夜自然气候及通过盖膜和揭膜,制造明显的温差及干湿差。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分泌黄水,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此时要及时进行开袋,拉直袋口。

          温度宜控制在20~28℃,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宜相对稳定,给予适当的散射光,这是取得茶树菇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湿度宜控制在90%左右,采用轻喷勤喷方法,始终保持较稳定的小环境湿度。根据长势情况每天通风1~3次,每次15~20min;通风过度会导致开伞早、肉薄、柄短。出菇旺季,可利用采菇通风换气。

          二、采收和采后管理

      (一)采收
          经过15~20d的出菇管理,子实体长到八分熟,菌盖边缘颜色较淡、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轻拿轻放并及时包装保鲜或烘干。
      (二)采后管理
          采收第一茬菇后,清理培养料表层,停止喷水,让菌丝休养3~5d,然后进行出菇管理,经过7~10d,又可长出小菇蕾,一般可收3~4潮菇。茶树菇产量集中在第1、2潮,这两潮菇产量可占总产量的80%以上,同时菇的质量也最优。若在第二潮菇采收后转入脱袋埋土栽培,补充菌筒内水分,可提高产量,一般每袋产量可达200~300g。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0%~100%。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