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红叶病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桃树红叶病

    植保研究所 杨金库 98 阅读 2024-07-03 发布时间


    20世纪 60年代开始桃树红叶病就是北京乃至全国许多地区多年来未研究明确的疑难病害 90年代初明确其为新的桃树病毒病害该病毒病害为我国首先报道和发生。由于木本果树特别是桃树的病毒病原分离提取较困难以致对桃树红叶病的研究报道较少。近年来作为一种传播性很强的病毒病害桃树红叶病扩的散及危害对我国桃树产业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和加重,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1 桃树红叶病的发生和危害

    据悉20世纪 60年代初,桃树红叶病在北京郊区个别桃树上已有发生,为未知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树春季叶芽萌动后嫩叶呈现红色,部分发病严重的叶片红斑焦枯,形成不规则的穿孔,从叶尖向下逐渐干枯。受害严重的嫩芽往往不能抽生新稍,形成春季芽枯,以致当年生枝局部或全部干枯即导致芽枯枝死,树势衰弱,严重削弱树冠生长和扩展,显著缩短桃树的经济栽培年限;其花果致病影响坐果甚至无果或出现果顶秃尖畸变、味淡,影响果实商品价值。减产三成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影响桃树生产中的产量和产值。

    2 桃树红叶病的蔓延

    20世纪 90年代的调查和了解,桃树红叶病在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 9省 (市 )17个县 (市 )的50个桃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在50个桃园213个品种中有 74.19%的桃园、84.04%的品种有红叶病症状。其中,在北京地区桃树红叶病的危害最为典型和严重。多年来,由于病原基础研究缺乏防治不力,致使该病加剧和蔓延。调查表明该病在桃树种植区普遍发生,有 80%以上的果园、86%的品种不同程度发生此病严重的地块植株发病率可达 50%;有的新种或补种的桃树在幼苗期就已经发病,栽种数年下来仍无法生长成材,枝桠枯干,濒于枯死;在石景山区有果园因管理不善,近 90%的桃树染病,成为待砍伐淘汰果园;部分色味鲜美的品种如鲜食与罐藏兼用的优良品种大久保对该病反应敏感、受害严重,致使栽种的比例逐渐缩小,甚至已被有关生产队逐年淘汰。由此,充分说明桃树红叶病已对北京乃至全国桃树产业的发展及桃果国际市场的开发造成了潜在或严重的影响。

    桃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树种其果味鲜美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桃树在我国东起台湾西至新疆,北起吉林南至广东,遍布我国 29省市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农民致富的树种。截至 2001年,栽培面积已发展到 45.2万 公顷,产量为456万t。是我国第五大水果品种。特别是以大桃为主导产业的北京平谷,种植总面积已达 1.47万公顷总产 1.83亿kg,桃农 39万户。已成为北京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但目前国内外桃果市场仍面临质量和价格的严峻挑战,外观美、果个大、内在品质极优的高档商品桃仍供不应求,奇货难觅。我国桃总产居世界第一,但出口量不到 2%。桃树红叶病毒病是严重影响桃树生长及桃果品质的病害。桃树红叶病在我国的发生和蔓延使我国的桃树产业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3 桃树红叶病的传播特点及防治策略

    桃树病毒病的发生有其鲜明的特点,由于生产中多采用枝芽无性繁殖,其繁殖材料品种的建立时间较长,在这期间不但可能由枝芽采集的原母株所携带的病原传染,还在多年生长过程中经由其他途径如虫传、伤口接触传、嫁接等传染。再经异地引种繁衍致使病害严重而复杂;桃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其病毒病害的防治历来是果品生产和科研的大难题,一旦发病多采取“挖、砍、锯 ”的办法;无毒苗的应用、抗病品种的选育及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是目前较为有效、有前途的防治措施。但由于对红叶病病原病毒分子基础研究薄弱,至今对红叶病病毒的了解非常初步,国外也未见类似桃树红叶病病害的报道,以致缺乏一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建立在病原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上的检测鉴定技术和指标。所以,桃树红叶病的防治研究至今仍处于空白阶段,实践中也无任何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