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涝害防灾措施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豆涝害防灾措施

    特色作物研究所 37 阅读 2024-11-18 发布时间

    针对大豆涝害,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以减少其影响,保障大豆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以下是大豆涝害的具体应对措施:

     一、及时排水

    根本措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是抗涝减灾的关键。需要清理田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使用排水机械或挖排水沟等方法尽快降低田间水位,消除渍涝。

     二、倒伏后处理

    1扶正培直:大豆浸泡在明水或渍水地块中容易倒伏,需及时扶正并培土,以增强植株稳定性,同时清洗叶面污泥以恢复光合作用。

    2处理原则:根据倒伏程度和时期,灵活处理。开花期以前倒伏的大豆,一般可依靠自我调节恢复;而开花期以后严重倒伏的,建议不再人工扶起,以免造成更大损失。轻度倒伏的可适当人工扶起,增加田间通风透光。

    三、中耕松土

    1作用:中耕可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2操作时机: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一般为10~12厘米,以增强植株抗涝、抗倒能力。

    四、合理施肥

    1追肥:结合中耕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10公斤左右,促进大豆生长。

    2叶面喷肥:在鼓粒中后期,每7~10天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1~2次,延缓叶片衰老,促进鼓粒。

    五、病害防治

    渍涝容易诱发大豆根腐病和锈病,需加强防治。灾后高温高湿天气,还需注意防治其他病害,如霜霉病等。

    六、补种或改种

    1适用情况:田间积水时间较长,出现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垄时,需及时补种或重种。

    2操作建议:补种时应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大豆品种或其他适宜的作物;改种时应根据季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种类。

    七、其他措施

    1合理促控:对于生长过旺、徒长的大豆,应合理采用化控技术,喷施矮多收、多效唑、缩节胺等抑制剂,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荚,提高抗倒能力。

    2灾后管理:灾后还需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除草、松土等,以促进大豆恢复生长。

    综上所述,大豆涝害的应对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排水、倒伏处理、中耕松土、合理施肥、病害防治、补种或改种以及灾后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涝害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