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我国玉米产区的异常高温天气现象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包括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雄穗和花粉的伤害:对雌穗和花丝的影响;加速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果穗明显变小,使千粒重、容重、品质和产量大幅下降;高温易引发病害。其防御措施如下:
1.选育推广耐热品种,预防高温危害
实践表明,不同品种的耐热性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筛选和种植高温条件下授粉、结实良好、叶片短、直立上冲,叶片较厚、持绿时间长,光合积累效率高的耐逆品种。
2.调节播种期,避开高温天气
在玉米生产上要设法避开高温。较长时间的持续高温,一般集中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春播玉米可在4月上旬适当覆膜早播,夏播玉米可推迟至6月中旬播种,使不耐高温的玉米品种开花授粉期避开高温天气,从而避免或减轻危害程度。
3.适当降低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
在低密度条件下,个体间争夺水肥的矛盾较小,个体发育较健壮,抵御高温伤害的能力较强,能够减轻高温热害。采用宽窄行种植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培育健壮植株,使植体耐逆性增强,从而增加对高温伤害的抵御能力。
4.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耐热性
(1)科学施肥,重视微量元素的施用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重施有机肥,兼顾施用化肥;要注意氮、磷、钾平衡施肥(比例为3:2:1)。中微量元素锌、铜、硼等对玉米生殖器官的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锌、铜元素能增强花丝和花药的活力及抗高温和干旱能力。微量元素可作为基肥施用,也可在喇叭口期叶面喷洒,增强玉米耐热性。叶面喷肥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又能补充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水分及营养,但喷洒时须增加用水量,降低喷洒浓度。
(2)适期喷灌水,改变农田小气候
环境高温期间或提前喷灌水,可直接降低田间温度;同时,灌水后玉米植株获得充足的水分,蒸腾作用增强,使冠层温度降低,从而有效降低高温胁迫程度,也可以部分减少高温引起的呼吸消耗,减免高温热害。有喷灌条件的可以利用喷灌将水直接喷洒在植株叶片,降温幅度可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