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灌溉农田减蒸降耗增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右侧显示栏目
  • 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
  • 华北灌溉农田减蒸降耗增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66829 阅读 2013-08-30 发布时间

     获奖项目:华北灌溉农田减蒸降耗增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获奖等级:201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

    获奖级别: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王慧军,张光辉,李志宏,张喜英,王志敏,栗雨勤,杜纪壮,王玉坤,李科江,王璞

    主要完成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项目介绍: 针对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地下水超采严重问题,围绕灌溉农田作物-技术-区域耦合节水的技术难题,组织作物、土壤、气候和水文水资源不同领域25个单位、130多名专家协同攻关,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华北灌溉农田减蒸降耗增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支持下,查明该区域水资源支撑力与生物、农艺节水潜力基础上,创新了农艺-生物-管理节水关键技术,构建了集成模式,制订了技术标准,示范应用取得了规模化节水效果。

    首次提出了作物品种节水性评价指标-节水指数及评价方法,并与抗旱指数相结合,建立了小麦、玉米、蔬菜抗旱节水评价指标体系与相应标准,构建了抗旱节水丰产品种资源信息库。在突破基础资料尺度不一难以耦合技术难题基础上,查明了作物灌溉用水强度、水资源不适应区域及对地下水超采影响程度。揭示了降低棵间蒸发和作物低效蒸腾的调控与农艺补偿机制,集成了山前平原高产区小麦玉米“适播、调亏、控冠”的农机农艺结合减蒸降耗增产模式,低平原中低产区“匀播、大群体、控叶、增穗”的减蒸降耗技术模式,灌溉水量减少4080m3/亩。针对蔬菜、果树规模节水问题,集成了蔬菜减蒸控漏节水灌溉的主体技术模式,实现灌溉水量减少60100m3/亩;创建了梨等果园的 “三适一降”减蒸降耗节水关键技术和不同立地条件集成模式,灌溉水量减少80100m3/亩。

        首次构建了作物-技术-区域耦合的集成技术模式并定量评价了应用潜力,制定出高效用水技术路线图。成果获专利10项,颁布标准8个,研发新产品新装置20项;发表论文(著)173篇(部)。三年累计推广2447.11万亩,节水15.56亿m3,获社会经济效益35.52亿元。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