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温室控制系统,批量管理黄瓜大棚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右侧显示栏目
  • 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
  • 物联网温室控制系统,批量管理黄瓜大棚

    植保研究所 474 阅读 2023-02-15 发布时间

    温室大棚的管理往往以人力为主,造成在规模化大棚管理上,人力支出与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玻璃温室,造价成本高,需要压缩人力支出,尽快收回成本。为实现园区温室的批量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李夕军等人将物联网技术与大棚管理相融合,出现了玻璃温室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管理控制的形式,不断获取温室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度等参数,配合电机、智能控制柜、智能阀门等控制设备,智能调节室内环境,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管理应用玻璃温室控制系统的大棚,其管理方式与传统大棚管理方式有本质区别。管理者需要通过安卓/IOS手机、电脑等终端云平台,设定大棚基于种植作物生长的管理逻辑,也就是大棚温度低了,要开启增温系统(取暖机、保温被等)、土壤干了要灌溉等,将控制节点改为具体数字。进行合理、灵活的调理和操控,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病害的发作。以种植黄瓜的智能玻璃温室管理为例,展开说明下智能温室的管理方式。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一般白天生长温度为25~32℃,夜间生长温度为10~18℃,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土壤湿度80%~90%。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

    一、温度控制

    通常,晴天日温差较大,阴雨天日温差小;气温愈高,日温差愈大;气温愈低,日温差愈小。依据黄瓜生长阶段的不同,在云平台设定温度控制策略,分别设定白昼适温范围、低于适温时开启增温系统、高于适温时关闭增温系统、低于或高于室温为报警值,代替人力跑来跑去开关设备、拉卷保温被等,加强棚内温度调理办理作业。

    二、湿度调节

    对湿度的调节,逻辑与温度控制类似,改动规则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棚温下降,相对湿度升高。根据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数据,联动控制通风机、冷风机、开窗系统等通风换气设备,平衡室内湿度。此外需要在适宜湿度超限值报警值,即空气湿度低于59%,或高于91%时报警,这可能表示降湿增湿设备出现了异常。

    三、光照管理

    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根底条件,光照充足,早熟丰产就有保证。由于玻璃透光性佳,可高达90%,因此,在中午等日照充足时,需避免晒伤。设定适宜光照度,配合遮阳网、补光灯等设备,调节室内光照度满足黄瓜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因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作,防治方法从调理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入手,部署网络摄像头,尽早发现病虫害系,同时配合喷灌、滴灌系统,进行必要的打药作业。

    智能玻璃温室的外形设计更加美观,视觉艺术效果流畅,工作稳定性好,具有一定很强的抗风雪能力。配合玻璃温室控制系统,可集中管理园区上百座大棚的环境,配合网络摄像头,管理云平台也能接收到监控画面,多元化管理大棚。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减少人员的作业负担,一举多得。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