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右侧显示栏目
  • 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
  • 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10661 阅读 2014-04-28 发布时间

                 1合理设计研究目标,破解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瓶颈

        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的48%,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16%。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并非是苹果产业强国。苹果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贮藏技术及标准水平低,贮藏损耗大,损失率约为10%1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3%5%;加工技术落后,造成产品褐变、二次沉淀棒曲霉素超标及农药残留超标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得产品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苹果渣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大等现状成为限制我国苹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桎梏。

      基于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很难完全照搬国外技术予以解决。因此,该项目针对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质量、安全及综合利用问题,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三个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如:面对鲜销苹果贮藏面临的贮藏期短、病害重、品质低、操作难、标准缺等瓶颈问题,设立了解决优质鲜果69个月的长期保鲜的研究目标;针对浓缩果汁加工技术中存在的褐变、二次浑浊及农残、棒曲霉素、耐热菌超标,产品质量难保证,严重制约产品出口的现状,设定了开发适合我国浓缩苹果汁加工的关键技术的研究目标;未解决苹果皮渣综合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降解快、效率低、能耗高、高污染、品质差的不足,设立了实现皮渣高值全利用的研究目标。

      2、多项集成创新成果凸显项目综合实力  根据设立的各项研究目标及任务,该项目从国家六五攻关计划开始,围绕各个时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对苹果浓缩汁加工、综合利用、贮藏保鲜等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

      项目首先构建了适合我国苹果浓缩汁加工的技术体系:明确了二次沉淀发生机制和褐变规律,提出了表儿茶素、儿茶素等酚类是二次沉淀和褐变的主要前体,多酚自聚合及多酚-蛋白质聚合是形成二次沉淀的主要途径,由此创建了先氧化聚合,后定向脱除的新工艺,解决了影响我国苹果浓缩汁品质的二次沉淀和褐变问题;确定了脂环酸芽孢杆菌是苹果浓缩汁中的主要耐热菌,提出了膜技术控制耐热菌新工艺;明确了膜污染的主要成分,发明了膜通量快速恢复技术;开发出新型专用吸附树脂,创建了原料臭氧水快速清洗,树脂定向吸附新工艺,率先解决了农残、棒曲霉素超标等难题。筛选出我国苹果主产区20个主栽品种,分析了有机酸、多酚、蛋白质等7类特征指标,确定了澳洲青苹、国光、金帅、王林是适宜制汁品种;应用特征指纹技术建立了代表我国苹果汁品质特征的数学模型,为产品质量评价与鉴伪提供依据。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